黃家鎮的紅色旅游景點吸引了眾多游客。
彭水縣黃家鎮是個紅色小鎮,紅軍長征途經地之一。近日,采訪團冒雨來到鎮上,很多熱心鄉親都推薦:“你們要去看看黃學珍故居,他家有扇門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黃學珍故居距黃家鎮不遠,順著一條機耕道步行十分鐘就到了。這里曾是紅三軍第七師駐地舊址,現在依然保留著紅軍當年用過的大水缸和燒火煮飯的灶臺。目前,這個四合院成了重慶紅軍歷史陳列館。
紅軍留字條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聽說“長征路上奔小康”采訪團來了,黃學珍的大兒子黃堂遠特地前來,向在場者講述紅軍當年的故事
1934年5月7日,賀龍率領紅三軍3000余人,從黔江水車坪出發,冒雨奔襲彭水縣城。其中紅三軍第七師駐扎在彭水黃家鎮村民黃學珍家。
當時黃學珍不在家。臨走時,官兵們留下6升黃豆作為補償,并寫下一張字條貼在門板上:“老板,我們吃了你半壇咸菜,幾根大蔥,燒了幾根柴,共補你黃豆六升。——紅七師機炮連一排條”。
黃學珍歸來,看到門板上的字條,感慨萬分,他將字條保存下來作紀念。解放后,黃學珍把帶有字條的門板鋸下,交到涪陵軍分區,后經成都軍區展覽辦公室移交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紅軍街上紅軍標語吸引游人圍觀
黃家鎮有一條紅軍街,全長300余米。這條街始建于清嘉慶年間,當地群眾為紀念紅軍,后來改叫它紅軍街。
紅軍街整體建筑極具巴渝風格,青瓦木窗、連柱接壁、石階相通,是彭水縣保存最完好的特色古民居。作為一條紅色記憶之街,紅軍街至今保存著眾多紅軍當年留下的標語,時常有游人跑來游玩拍照。
去年,黃家鎮爭取到500余萬元資金,對紅軍街周邊的民居房屋進行了整治修繕,完善了基礎設施,并打造了紅軍街廣場、牌坊等紅色旅游景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游覽。
發展鄉村旅游催生后備廂經濟
如今,紅軍街的商貿日異繁盛,整條街共有商鋪40余家。有人售賣當地特色小吃油成、炒土豆、灰豆腐;也有村民將土雞蛋、野生菌擺到街邊,很多游人離開時,都會捎帶一些土特產,將汽車后備廂裝得滿滿的。
黃家鎮大力發展紅色旅游,為村民帶來福利,當然得到了他們的大力支持。黃學珍的大兒子黃堂遠將老屋正廳捐給政府,打造紅色歷史陳列館。“今年國慶小長假,紅色歷史陳列館吸引了數千名游客。”相關負責人說。
嘗到了旅游帶來的好處,黃家鎮抓住機遇,發展生態旅游和集鎮商貿業,著力打造生態旅游小鎮。
臺灣人也來開辦農家樂
發展旅游,不能只有游,還要給游人打造有玩有互動的地方。與黃家鎮相鄰的紹慶街道阿依河社區,就錯位發展采摘農業經濟。
在勃希采摘體驗園,葡萄園里的葡萄早已被采摘一空,村民正在勞作,為來年作準備。這里以“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觀光休閑農業,依托周邊紅軍街、阿依河景區的旅游資源,抓特色促農業發展。現在,勃希采摘體驗園已成為當地農民返鄉就業、增收致富的“菜園子”。
除了農民返鄉就業,就連臺灣同胞也被吸引來了。來自臺灣臺中市的呂暉雄,投資百余萬元辦起了兩樓一底的農家樂。下一步,他還計劃將臺灣水果引進到這里。
據介紹,這個采摘體驗園,去年實現經濟效益20萬元,今年實現經濟效益60萬元,預計明年將實現經濟效益100萬元。同時,它也帶動周邊50余家農戶走上增收致富之路,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原地務工等方式,農戶最高年增收近2萬元。
記者 陳旭 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