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李黔渝
“一根挑起過紅軍長征重擔的‘翹扁擔’,它使紅軍一進入黎平就看到了黎明。”紅軍長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在貴州黎平縣的百年老街翹街召開,當地老百姓這樣形象地比喻黎平會議與翹街之間的“長征情”。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位于湘、黔、桂交界,1934年12月,中央紅軍在這里召開政治局會議,采納了毛澤東“以遵義為中心向黔北進軍”的正確主張,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和組織基礎。
黎平會議召開地所在的翹街全長1公里,迄今有600多年歷史,因其中間平,兩頭高,也被老百姓稱作扁擔街。當時整條街上的老百姓家家戶戶都住著紅軍。如今行走在翹街上,隨處可見濃厚的紅色文化,黎平會議會址、中央紅軍干部修養連住址、中央紅軍教導師住址……紅軍當年的宣傳標語也依稀可見。
在翹街上,四代相傳的百年中醫老店九如堂藥鋪,見證了歷史滄桑。藥鋪老板謝廷躍說起老輩人給紅軍醫病的故事津津樂道。“聽我爺爺說,當時兩個紅軍戰士來店里看病,一個治外傷,一個治腹瀉,抓完藥我爺爺說不要錢,他們還非要給,放下錢就走了。紅軍紀律嚴明,住的期間不擾民,對老百姓也有禮貌,走的時候街道還是干干凈凈的。”
作為一條歷史悠久的商業古道,如今這里依然繁華如鬧市。灰墻黑瓦的徽派風格建筑,明清時期商人的湖廣會館、江西會館等,都能從建筑中讀出歷史。近年來,黎平縣依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翹街進行了修復、改建和整治。
謝廷躍說,隨著高鐵的開通,來翹街的游客越來越多,翹街商機越來越濃。
侗族姑娘陸勇妹的蠟染店就開在翹街,她告訴記者,過去侗家人自己穿的蠟染布,如今成為老鄉們增收的門路。隨著銷路旺盛,一些瀕臨失傳的染劑制作方法,又重新運用起來,讓蠟染顏色更加絢麗豐富。
紅軍長征為黎平、為翹街留下一大筆紅色旅游的財富。黎平縣近年來以百年翹街上的“黎平會議會址”為核心,打造富有特色的“一城一街一館”。同時,把紅色旅游與發展生態旅游、鄉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結合起來,形成了“以綠帶紅”“以紅促彩”的紅色旅游模式,讓游客來了留得住,有看頭。
(新華社貴陽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