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書記”后人重聚延安
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老一輩革命家后代開展追尋之旅
-
挺立在延安棗園內的“五大書記”雕像。均為長沙晚報記者鄒麟攝
-
劉愛琴(右)在棗園劉少奇舊居前。
-
在棗園任弼時舊居,任遠芳佇立良久。
-
在棗園朱德舊居,劉康夫婦在翻看外公曾經看過的書籍。
-
周秉和在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
長沙晚報記者 李廣軍 通訊員 尹芳
今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1934年10月起,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中央紅軍走過荒草地,翻過大雪山,途經11個省份,翻越18座大山,跨越24條大河,行程約二萬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從此,中共中央在陜北延安等地領導全國革命斗爭。
近日,老一輩革命家的后代劉愛琴(劉少奇之女)、任遠芳(任弼時之女)、劉康(朱德外孫)、毛小青(毛澤東堂侄女)、周秉和(周恩來侄子)等來到陜北。他們沿著父輩的足跡,參觀黨中央舊址和老一輩革命家戰斗和工作的地方,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紀念館、西安事變舊址、洛川會議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棗園黨中央舊址、橋兒溝革命舊址、吳起革命舊址……每一個名字都如雷貫耳,讓人肅然起敬。在這里,紅色后代們撫今追昔,回到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耳邊仿佛又是金戈鐵馬、戰鼓錚錚之聲。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
依然懷念過去的人和事
楊家嶺村,位于延安西北約3公里處。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中共中央在楊家嶺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后戰場,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在此居住。
“這是父親曾經戰斗過的地方,我也曾數次到過這里。”又回到楊家嶺,在自己和父親、哥哥的合影旁,劉少奇長女劉愛琴回憶往昔,“那時的工作、學習、生活都很艱苦,但是我現在依然懷念,懷念過去的人、過去的事。”
這是一張劉少奇將兒子劉允斌、女兒劉愛琴接到延安后的合影,照片的備注寫的是“1939年”。但劉愛琴清楚地記得,自己是1938年3月從武漢來到延安。
滿頭銀發,精神矍鑠,劉愛琴今年已經89歲。“11歲之前,我就是個小流浪兒,不知道父母是誰,也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劉愛琴回憶,1927年,父母忙著組織武漢工人運動,革命形勢嚴峻,便把剛出生不久的她托付給漢口的一位革命積極分子,“養父養母把我當作親生孩子養大,當時家里很窮,連個固定睡覺的地方都沒有。”
到了8歲那年,養父母連苦日子也快支撐不下去了,只能把劉愛琴送到城里的親戚家。“養母前腳剛走,那家女的就扔給我一把掃帚,讓我干活。”之后,干活和挨打成了劉愛琴的日常生活。直到1938年3月,劉愛琴終于離開武漢來到延安,來到了父親劉少奇身邊。
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劉少奇一生》和《風雨無悔——對話王光美》的作者黃崢介紹,劉少奇隨革命隊伍到達延安之后,把一張何寶珍的照片交給同志,請他們幫忙到漢口找尋失散的女兒,但沒有音訊。后來,周恩來得知此事,委托漢口一家報紙刊登照片和尋人啟事,才找到了劉愛琴的養父,進而找回劉愛琴。“當時,叔叔把我帶到武漢八路軍辦事處,說我的親生父親在延安,要把我送到爸爸身邊。”劉愛琴回憶說。
之后,劉愛琴和幾個孩子一起坐上火車,經過了好幾個日日夜夜,終于到達延安見到了父親。“那是我11年來,第一次回到爸爸身邊。”
“和父親相處,我覺得非常愉快。但僅僅在父親身邊呆了一年,我就和哥哥一起,被送往蘇聯國際兒童院學習,一呆就是10個年頭。直到1949年,才和父親一起回國,參加工作。”劉愛琴說,剛回國的時候,自己說中文都不太利索了。
2015年,俄羅斯聯邦向32名為蘇聯衛國戰爭(1941-1945年)作出貢獻的中國公民,頒發了“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獎章,劉愛琴是獲獎人之一。“生活挺安寧的,我享受現在的安寧,我們這批去蘇聯的孩子定期聚會。做俄羅斯菜,唱當時的歌,跟小時候一樣,挺開心的。”她說。
和往常一樣,劉愛琴哥哥劉允斌的兒子阿廖沙陪伴在她左右。“這些年來,她經歷了很多苦難,有太多的經歷,每次和她聊天都能聽到新的故事。我和姑姑經常聊天,基本上隔天就會打個電話,每次去北京時都會見面。對我來說,姑姑是我在中國最親近的人。”阿廖沙說,自己的中文名字“劉維寧”,就是姑姑起的。
這是阿廖沙第一次來延安。在每一個留下劉少奇印跡的地方,他和妻子冬妮婭屢屢駐足,認真觀看。略懂中文的他們仔細地看每一份史料,觀察每一件物品,希望能多了解老一輩的革命歷程。
任弼時女兒任遠芳:
讓孩子了解歷史是我們的責任
棗園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處,是一個園林式的革命紀念地,園內生長著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景色秀麗,環境清幽。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
1945年,中共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五人為中央書記處書記,史稱“五大書記”。以此為標志,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正式形成。
五大書記中,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三人是湖南老鄉。而任弼時的女兒任遠芳,也跟劉愛琴一樣,曾經在莫斯科生活過不短的時間。
“這是我父親,這是我姐姐,這是我弟弟,里面沒有我。”在任弼時舊居,任遠芳指著墻上的一張合影說。
任遠芳出生在莫斯科,任弼時時任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1940年春,父母同時回國,僅一歲零兩個月的任遠芳被留在了伊凡諾沃國際兒童院。當時,因忙于國內事務,難以兼顧孩子,包括劉愛琴、毛澤東的女兒李敏、朱德的女兒朱敏等在內的許多革命領袖的孩子都寄養在這個兒童院。
有“黨的駱駝”之稱的任弼時,因曾兩次被捕受酷刑身體損傷嚴重,又長期抱病工作,病情惡化。中共中央決定讓他前往莫斯科就醫療養。于是,1950年1月1日,在莫斯科近郊的巴拉維赫療養院,任遠芳見到了分離十年的父親。五個月后,任弼時結束在蘇療養,帶著任遠芳回到了中國 。她開始學習中文,學著適應全新而陌生的環境。和父母小住了一段時間后,同年8月,她開始了住校生活。沒想到,兩個月后,父親因繼續帶病工作、過度勞累而去世。
在任遠芳的記憶里,父親多才多藝,不僅能夠彈鋼琴、拉小提琴、畫畫、照相,還會紡線。任弼時舊居里,有一臺紡車。當時,為了帶動邊區的紡織運動,體弱多病的任弼時以身作則積極投身紡紗活動,并向王震要了一部紡車。他在工作之余操起紡車學紡棉紗,成績提高很快,終于紡出了一手好紗。1943年3月,在中央機關舉行的一次軍民紡線比賽中,任弼時所紡的紗被評為第一。
“我是一個普通人,過的就是普通人的日子。”任遠芳說,“但作為任弼時的后代,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孩子們了解過去的那段歷史,這是我們的責任。”
朱德外孫劉康:
不能忘卻老一輩革命家的貢獻
在棗園朱德舊居,朱德外孫劉康久久佇立,每一件老物件他都要細細撫摸。
1945年8月,朱德由王家坪遷到這里,在抗日斗爭向國內解放戰爭轉變的歷史關頭,他肩負中央軍委副主席、解放軍總司令的重任,協助毛澤東處理軍機大事,簽發了《命令岡村寧次投降》等指示、命令;1947年元旦,發表《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務》的廣播詞。
院中有一石刻棋盤,工作之余朱德常與工作人員對弈。年屆六旬不覺老,被人們譽為“青年領袖”。劉康在石凳上坐了坐,看到這副棋盤,他說,母親朱敏曾經告訴他,外公喜歡下棋,即使是在指揮八路軍將士奮戰在抗日戰場的烽火歲月里,他也會偷閑坐下來殺上幾盤,而且常常會利用時機和棋局,宣傳抗日道理。他在那小小棋盤上舉棋若定、運籌帷幄的風云“戰事”,有時還真不亞于戰場上的激烈程度和痛快淋漓。
劉康說,他最難忘的是當年朱德知道自己被分配到工廠工作后,高興地說:“當工人好啊,就是要當工人、農民。人類只有勞動才有飯吃。”
朱德還時常教育劉康一定要踏踏實實做好基層工作,“不要想當官,要當普通勞動者,要當個好工人”。
劉康說,我們不能忘卻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新中國的建立所作出的貢獻,“現在很多優秀的紅軍故事、革命英雄故事、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英雄模范故事應該要在教材課本中恢復起來,紅色傳承一定要從娃娃抓起,讓紅軍記憶、紅軍精神代代相傳。”
毛澤東堂侄女毛小青:絕不能給這個家族抹黑
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都對一張著名的家庭照記憶猶新:畫面上,毛澤東一邊與自己的堂弟毛澤連夫妻倆聊著家常,一邊撫摸著毛澤連一雙兒女的頭頂,開國領袖豐富細膩的內心世界表達無遺。
這也是毛澤東的侄女毛小青始終珍藏的一張照片,因為,她就是照片上的那個穿著花衣服的小女孩。
1959年6月,毛主席在離開家鄉32年之后回到故鄉。當時5歲的毛小青隨父母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伯父毛澤東。“主席那么高,我們這么矮。當時,伯父給了我們姐弟倆一人一小包糖果作為禮物。”時隔半個多世紀,毛小青仍然牢牢記得當時的場景。
毛小青生于1954年1月。毛家“澤”字輩總共10男1女,毛小青的父親毛澤連是主席排行第九的堂弟。毛澤連比毛澤東小20歲。1925年,毛澤東回韶山建立黨支部,毛澤連也由此成為了一名小通信員。1929年,在一次深夜給地下黨組織送信的任務中,16歲的毛澤連不慎摔倒,左眼被尖銳的樹杈戳傷,最終近乎雙目失明。
數十年來,毛主席對自己這個叔伯兄弟的眼疾始終十分牽掛。全國剛解放,他就派人將毛澤連接到北京治病。從1949年到1960年,毛澤東每年都要從自己的稿費中拿出300元錢,接濟毛澤連一家的生活。
幾十年來,作為一國領袖的親人,毛澤連不僅堅守承諾沒有向國家伸過手,還不斷將節省下來的錢接濟周圍的困難鄉親,甚至最后連主席寫給他的親筆家信也無償捐贈給了博物館。作為毛家的一分子,回憶起長輩們有情有義又公而無私的點點滴滴,毛小青很是自豪,同時更有著一種無形的自我約束:“要規矩辦事、低調做人,絕不能給這個家族抹黑。”
現在,投身商海的毛小青在北京經營著一家大型餐飲企業。酒店內,微縮的瀏陽河蜿蜒環繞淙淙流淌,除了陳設有兩千多幅毛澤東不同時期的歷史照片,這里還有1︰1等大比例的毛主席故居模型。“作為紅色后人,把這里打造成傳承紅色精神的平臺,我責無旁貸。”毛小青說,這是她的“招牌”,也是她的使命。
周恩來侄子周秉和:
學習紅軍長征精神關鍵是傳承
與其他人相比,周恩來的侄子周秉和對延安有著更深的感情——年輕時,他曾經作為知識青年在延安插隊。
周秉和是周恩來三弟周恩壽的兒子。1951年,周秉和在北京出生。一向倡導和平友善的周恩來意味深長地給侄兒取名叫“秉和”。在家里周秉和排行老五。總理自己無兒無女,侄兒侄女便是至親。
1949年后,每逢休息日或節假日,只要條件許可,周秉和的父母總要帶著孩子們到中南海看望總理,在短暫的家庭聚會中享受難得的天倫之樂。
周秉和回憶起近半個世紀前的一段往事:1968年開始,周秉和與妹妹周秉建響應中央號召,先后赴延安和內蒙古插隊。插隊兩年后,周秉和報名應征入伍到了新疆。然而不到3個月,他收到伯母鄧穎超的一封家信,告訴他作好再回延安做知青的準備。原來周總理聽說此事后,認為侄兒參軍不符合當時國家的政策規定,硬是派人把他從新疆“遣送”回延安重新插隊當普通農民。當時也已經應征入伍的周秉建同樣遵囑脫下了軍裝,返回內蒙草原繼續當牧民。“我們周家子弟中,沒有一個沾上伯父的光,都是普通老百姓。”他說。
在談到紅軍長征精神時,周秉和說,現在我們學習長征精神的關鍵就是要傳承,“要把紅軍長征的精神傳承給我們的子孫后代,讓子孫后代都記住我們的紅軍、我們的革命先烈、我們的長征精神,以此來鼓勵我們的子孫后代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實現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