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治國理政地方談】重慶綦江“三個加法”讓紅色旅游成為“富民菜”) 曹玉生 國慶長假,紅色旅游在重慶如火如荼,紅色旅游不僅是精神盛宴,也是當地群眾的“富民菜”。重慶綦江用了“三個加法”,讓紅色旅游成為“富民菜”。 旅游+,打造大旅游。發展旅游經濟,貴在與其他產業融合,貴在用好加法思維。這兩年,綦江初步構建起“紅色旅游名鎮+特色旅游名村+度假區+鄉村度假農場”的休閑旅游度假體系,舉辦露營節,推出“萬名黨員重走長征路”活動,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4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億元。這種加法思維是發展旅游的牛鼻子,尤其是發展紅色旅游的重要工作。紅色旅游必須拓展思路,開闊視野,以紅色旅游為平臺,更好地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在為游客輸送紅色正能量的基礎上,讓游客得到更多的精神滋養,只有這樣,紅色旅游才能財源滾滾,紅紅火火。 交通+,打造快捷旅游。旅游要發展,交通是關鍵。只有讓游客能夠快捷到來,才能打造好旅游經濟。政府投入上億元資金,改危房、收垃圾、凈飲水、拉寬帶,新建公路54公里,修建人行道21公里。如今,走在萬隆村,白墻灰瓦的小洋樓點綴田間,寬闊整潔的道路隨處可見,紅色旅游景點基本都可以驅車直達。交通快捷了,旅游經濟必然提升。發展旅游經濟,最怕的就是交通跟不上。交通跟不上,游客寸步難行,旅游經濟發展必然緩慢。要想富,先修路。這在旅游經濟中尤其重要,要想發展旅游經濟,必須先修發達交通,能夠讓游客走到旅游的“最后一公里”,這個“最后一公里”是旅游經濟的“黃金一公里”。 補貼+,打造鄉土旅游。為鼓勵老百姓參與其中,綦江大力扶持民宿、酒店和農家樂建設,不僅幫助有意向的創業者解決資金難題,對具一定規模的農家樂還給予補貼。如今,萬隆村已建成農家樂43家,年接待游客40萬人。“到七八月的露營節,這里是一宿難求”。發展旅游需要政府引導,如何引導?就是政府打造補貼+,這種模式,一方面讓民間投資有盼頭,一方面堅定群眾發展旅游的決心,這樣,政府與群眾形成旅游合力,必然能夠更好地提升旅游服務檔次,打造旅游經濟發展平臺。 重慶綦江“三個加法”讓紅色旅游成為“富民菜”。發展紅色旅游是精彩大眾旅游時代,是傳承革命文化,一舉多得,期盼更多的地方在發展紅色旅游上多做加法,加出一個紅色旅游經濟的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