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紅軍在這里一渡赤水,如今已通了高速公路。本版圖均由南國都市報記者劉孫謀攝 “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這兩句耳熟能詳的歌詞來自《長征組歌》,它所描繪的那場戰役,是毛澤東、蔣介石在軍事指揮能力上的一次最直接較量,毛、蔣將其戰略思維的優劣,直接體現在對戰爭全局的把握上。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在所著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道:長征是獨一無二的,長征是無與倫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長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80年的時光荏苒,當年這個曾經寫就絕妙傳奇的地方,依然將長征精神薪火相傳。 悠悠赤水河,從貴州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緩緩流過,孕育著生命,也見證了這座紅色小鎮的厚重歷史和欣欣向榮。 走進土城,老街上當年百姓歡迎紅軍留下的標語,閃著紅星的路燈裝飾,以及酒店客房內的長征歷史書籍等等,處處是濃厚的紅色氛圍。這座小鎮,至今保留著多達12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40余處重要遺址、長征文化舊址。 這其中,人氣最旺的當屬四渡赤水紀念館。22日上午剛一開館,就有4個旅行團上百游客涌入館內,順著文圖、電影、原物展出、實景還原等豐富手段,走近毛澤東“一生中的得意之筆”——四渡赤水這段歷史。 1935年1月,紅軍長征進駐習水土城,在青杠坡浴血奮戰后從土城渡口揮師西渡。當時在赤水流域,紅軍與國民黨軍數量分別為3萬和40萬,相差懸殊。在這場長達3個月的作戰中,毛澤東靈活變換作戰方向,指揮紅軍縱橫馳騁于川黔滇邊界地區,巧妙穿插于敵人重兵集團之間,抓住有利戰機,四渡赤水河,打了一場名垂青史的運動戰戰役。 四渡赤水紀念館顯眼位置,一顆五角星下方,展出著海南“傳奇將軍”張云逸的照片,記錄著他的生平。回看歷史,在這場戰役中,有著多名海南將領驍勇奮戰的身影。 1935年3月6日,中央紅軍從遵義西進,意欲搶占仁懷,由茅臺三渡赤水,進入川南。當晚,中央軍委紅色干部團上級干部隊,秘密離開遵義,直奔仁懷。是夜,下雨路滑,來自海南瓊海的上級干部隊指揮科科長周士第,腳扎進了一根很長的尖刺。為了不被敵人發現,周士第不讓點火察看,硬是咬著牙,滴著血,強忍劇痛一拐一瘸地向前趕路。拂曉之前,上級干部隊終于趕到仁懷,向城內猛烈開火。城內敵軍突遭強襲,頓時驚惶失措,紛紛逃出仁懷城。 1935年3月18日,紅軍中革軍委警衛營機槍連隨中央縱隊行進到遵義市茅臺鎮附近山路時,3架敵機在部隊隱蔽的叢林上空轟炸掃射。當時負責茅臺地區紅軍總部安全警戒工作的張云逸立即指示警衛營防空連占領有利地形,將4挺“高射機槍”架在敵機盤旋的航線上,形成對空火力網,猛烈射擊打得敵機拖著長煙掉進了赤水河里。 “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紅軍的拼搏和犧牲,寫就了土城歷史的紅色篇章,紅歌在這里很受歡迎。四渡赤水紀念館副館長李宛儒說,由該館保安、講解員、廚師等70多名工作人員組成的紅色藝術團,常年免費為游客演出,多時一個月要表演十多場,贏得好評如潮。 借力多處長征遺址,土城深挖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旅游勝地。如今,這里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就連直升機停機坪也已開放。2015年,該鎮接待游客上百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97億元。 (南國都市報記者孫學新 賀立樊) 海南學者解紅詩 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邢寒冬:四渡赤水,是遵義會議之后,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遭受國民黨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難條件下,進行的一次具有決定性的戰役。是毛澤東指導下進行的戰略戰術調整。紅軍縱橫馳騁于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主動尋找機會進行有效殲滅戰,粉碎了國民黨軍隊企圖圍殲紅軍的計劃,取得了長征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作者以自身親歷和寫實手法,生動記述了當時的戰斗場景和豪邁心情。 四渡赤水殲頑敵, 三路白軍化煙灰。 夜過烏江迫貴市, 軍威浩蕩震蔣魁。 ——歐陽文《長征組詩之二》(節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