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南羅山:脫貧路上譜新曲 9月中旬的何家沖,掩映在群山黛影之中。這個位于豫鄂交界的不起眼的小山村,曾在革命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934年11月16日,紅二十五軍高舉旗幟,從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鐵鋪鄉何家沖村出發,踏上了長征路。 從此,長征之魂鑄刻在羅山縣的山水間,融入群眾的心坎里,成為脫貧攻堅的鋼鐵之力。 紅色旅游紅紅火火 行至何家沖村頭,有一扇“閃閃紅星門”,上書“革命老區,紅軍搖籃,長征出發地”的字樣。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即著名的何氏宗祠,就坐落在此處。 “青絲樹葉我的房,青石板上我的床,殺退敵人回山崗,一覺睡到大天亮”,這首詩歌在當地廣為流傳。當年,紅二十五軍的將士們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與敵人斗爭。 “現在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89歲的老人王傳偉身體健朗,曾擔任何家沖村21年的村支部書記,目睹了村里滄海桑田的變化。“原來,山上的河流沖下來,這里是一片河灘,莊稼很少,群眾總吃不飽飯。”現如今,剛收割的金黃色稻谷晾曬在路邊,收割機穿梭來往,又是一個豐收的秋天。 “這里有3個全國文保單位,還被定為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羅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家軍介紹,截至今年8月底,當地已經迎來了10萬人次的游客。 鐵鋪鄉轉蓬村村民王家銀走出了一條致富路。去年“十一”期間,他的飯莊開始營業,旺季時1天就能掙近2萬元,一年凈賺30多萬元。沿著何家沖主要的旅游公路,王家銀流轉了28畝土地,成立了自己的開發公司。“下一步,我準備擴大規模,幫助附近幾個村子的300多戶貧困戶致富。”王家銀說。 “目前,我們村有10家農家樂,緊接著,我們將形成政策合力,打響旅游品牌,進行旅游整體規劃,讓村民們都富起來!”何家沖村第一書記曾玉杰說道。 生態農業成招牌 羅山縣是河南省定扶貧開發重點縣,曾因山水阻隔而發展滯后。如今,該縣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將現代生態農業做成了金字招牌。 尤店鄉位于羅山縣北部,現有5個貧困村。“傳承紅軍長征精神,最好的辦法就是為群眾謀劃好發展路子。”站在豫湘現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的紅提大棚外,尤店鄉黨委書記楊坤說:“我們近1000畝的有機水稻,大米在市場上每斤賣40多元,彩虹西瓜每畝能盈利3萬元,蔬菜瓜果廣受歡迎。” 近年來,尤店鄉大力打造農業產業集群,實施產業扶貧,全鄉已形成以果蔬種植為主的四大產業集群,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帶動了3000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在四季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冷庫外,工人李正華正在仔細挑揀菜心。這些蔬菜,通過冷庫儲藏系統和冷鏈運輸系統,將很快擺上香港市民的餐桌。“我們每天有15噸至30噸的菜心、芥藍、生菜等蔬菜運往香港等地。”公司負責人李正玉說道。 羅山縣委書記許遠福介紹,羅山縣底子差、基礎薄,為如期完成脫貧任務,打好攻堅戰,必須堅定信念,在經濟發展、產業扶貧上勇當先鋒,對長征精神作出最精彩的詮釋,讓新時代的長征之歌回蕩在人民群眾心里。 紅二十五軍長征始發地 紅二十五軍是一支年輕的紅軍部隊,指戰員平均年齡不足18歲。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軍長程子華,軍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后任軍長)都只有二三十歲。 1934年11月11日,中國共產黨鄂豫皖省委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指示,紅二十五軍向平漢鐵路(北京至漢口)以西轉移。1934年11月16日,在羅山縣何家沖的銀杏樹下,紅二十五軍將士高舉“中國工農紅二十五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旗幟,從此出發開始長征。 由程子華、吳煥先、徐海東等人率領的紅二十五軍于1935年9月先期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形成了陜北革命根據地的骨干,為中央紅軍在陜北立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經濟日報記者 夏先清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