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是一種極具獨特價值的精神文化,凝固著寧夏這片土地的紅色歷史。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寧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不斷為爭取獨立和富強民主頑強奮斗。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一直被傳承,閃耀在紅色故事里,吟唱在紅色詩詞、歌曲中,在紅色旅游中潛移默化…… 紅色故事中的寧夏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特殊的歷史背景孕育了一批以人物、事件為載體的時代故事,其中有為革命事業慷慨就義的事跡,有為祖國鞠躬盡瘁的志士等。例如紅軍長征時期,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等宿營單家集的故事以及紅軍翻越六盤山的壯舉;在紅軍西征時,不少高級將領齊集同心縣,并將西征總指揮部設在該地;著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也在同心作戰地訪問;還有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主席馬和福烈士的英雄事跡、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馬海德等的故事。上世紀60年代末,進駐賀蘭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艱苦創業、自覺奉獻”的事跡和形成的賀蘭山精神。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寧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迎難而上、艱苦奮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例子比比皆是。 紅色詩詞、歌曲中的寧夏精神。1935年毛澤東登上六盤山時,回顧長征的艱辛歷程,展望中國革命的前景,發出催人奮進的“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感慨。紅軍西征在寧夏同心、鹽池一帶生成了與紅軍西征相關的歌謠。彼時同心縣政治中樞在豫旺縣下馬關,《紅軍打寧夏》的小調里多有“打開豫旺城”的段子,歌謠主要歌頌共產黨,歌頌回漢民族團結抗戰。解放戰爭時期著名詩人李季在《三邊報》上連續發表的長篇敘事詩《紅旗插到死狼灣》(后改名為《王貴與李香香》),是陜甘寧邊區農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革命的真實寫照。還有一些文藝刊物上的“山歌”“紅軍歌曲”等。 紅色旅游中的寧夏精神。“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像播種機耕撒在寧夏大地,成為寧夏紅色旅游重要的文化積淀和深厚文化內涵,是宣傳愛國教育、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文化支撐。新時期寧夏的紅色旅游傳承著寧夏紅色文化,通過紅色旅游這一載體,使寧夏革命歷史、傳統和精神以文化旅游的方式融入游客,尤其是對于廣大青少年,引導他們了解近代中華民族和寧夏人民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爭和為社會主義建設進行的不懈奮斗,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文化傳承在于一代人與另一代人間的言傳身教,這也是激勵青少年傳承文化最好的機制。另外,紅色文化中包含的堅定的理想信念資源,是引導各級政府官員廉潔行政的政治導向。同時對于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紅色文化傳承具有深遠意義。紅色旅游是拓展寧夏旅游業發展空間,拓展消費市場的新增長點。發展紅色文化旅游順應了旅游業由觀光、休閑到文化體驗的發展方向,有利于發揮紅色旅游資源的潛力,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文化副產品的開發利用。無論是對當地旅游業的推動和發展,還對其他產業的撬動,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寧夏助力發展紅色旅游還能大力推動南部山區扶貧開發。寧夏紅色旅游資源主要分布在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南部山區。開展紅色旅游是將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是以旅游促扶貧,以旅游促回漢交融,最終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統一。 “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是緬懷先烈、不忘初心的情懷,是牢記使命、繼續前行的信念,是走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新長征路的動力。我們要盡快建立寧夏精神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力求保護的真實性和傳承的完整性。在開發方面,應把紅色革命精神與當地的特色資源相結合,開展多種形式的旅游以讓游客更加深刻地了解寧夏獨特的精神文化。另外,寧夏精神的傳承除通過講述紅軍長征、西征等題材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佳作來實現以外,亦可做大膽嘗試,通過動漫、游戲、娛樂活動等多種新穎方式來填補文化傳承的罅隙,使青少年與寧夏精神漸行漸近。 (寧夏社會科學院理論研究中心,執筆人:任婕 寧夏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文化旅游業。發表文章十余篇,參與各類課題十余項,在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自治區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