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報記者 王晉軍 文/圖 在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本報記者專程來到中國革命歷史名城“紅都遵義”采訪,探尋該市傳承紅色基因,推動創新發展,把遵義打造成全國紅色旅游目的地的成功經驗。無論是“五一”小長假,還是“十一”黃金周,以遵義會議會址為主體的紅色旅游景區,持續引來各方游客,火爆人氣背后,是遵義創新發展,在中國革命歷史高地和全域旅游大背景下用心唱響“遵義紅”的生動實踐。 把握紅色本質 傳承紅色基因 遵義境內紅色旅游資源豐富,以“遵義會議”和“四渡赤水”為代表的紅色長征文化影響深遠,是貴州旅游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的紅色旅游資源近百處,紅軍長征革命舊址、戰斗遺址62處。過去,遵義存在著“旅游資源多,旅游景區少;小打小鬧多,大有作為少;普通產品多,特色產品少;初游游客多,回頭游客少;觀光游客多,度假游客少;紅色經典多,衍生效益少”等問題。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遵義時作出的“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國家紅色旅游規劃綱要要求,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基調,以中國革命歷史遺跡和精神瑰寶為載體,為加快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提供重要支撐,做了大量細致扎實工作,進行了可喜的開拓探索。 “紅色是遵義不變的底色。”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王曉光高度重視紅色旅游發展并強調,遵義要始終把握紅色本底,傳承紅色基因,突出政治效益。在發展紅色旅游過程中,要始終突出強調紅色旅游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堅持紅色是基調,貫穿文化靈魂,突出旅游載體,讓游客在體驗中感悟崇高、升華境界,在參與中怡情養志、益德益智,使紅色旅游成為心靈之旅、思想之旅、精神之旅。 在紅色旅游的展覽展示過程中,始終堅持從歷史進步的角度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堅持以對歷史對未來負責的態度還原歷史真實,堅信“人間正道是滄桑”,自覺抵制歪曲歷史事實,編造“野史外傳”,宣揚封建迷信、損毀領袖人物的歪風邪氣。通過紅色旅游活動,讓游客在旅游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選擇了改革開放。 今年5月在遵義舉辦的紅色旅游高峰論壇上,有關專家對遵義發展紅色旅游的一些建議,得到贊許。專家認為,遵義可以是大美遵義、華美遵義、秀美遵義、唯美遵義,必須堅持可持續健康融合發展、歷史與人文融合發展、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合發展,始終以紅色為主色,著力打造中國紅色之都、中國酒都等8個中國之最,切實做到標紅一座房—遵義會議會址、映紅一條江—烏江天險、做大一個關—婁山關、用好一瓶酒—茅臺酒、亮麗一個園—正安桃花源、留香一個村—土城古鎮、筑起一個壩—茍壩會議會址,才能更好地推動紅色旅游躍上新臺階。專家們表示,紅色傳承、創新崛起是遵義旅游發展的路徑選擇。希望遵義以紅色旅游為主線,精心編制全域旅游規劃,努力走出旅游發展的新探索、新實踐。 堅持產業融合 推動綠色發展 遵義市堅持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著力優化紅色旅游空間布局。先后編制了《“十二五”紅色旅游開發建設專項規劃》、《遵義市國家級紅色旅游扶貧試驗區發展規劃》、《遵義紅色旅游綜合體建設發展規劃》等23個規劃,其中紅色旅游景區(點)專項規劃、控制性規劃及修建性規劃11個。 重點打造了“四區”: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戰斗、四渡赤水、突破烏江旅游區;“一城”:中國紅色旅游休閑城遵義老城;“三鎮”:土城鎮、茅臺鎮、丙安鎮;“兩村”:茍壩村、刀靶水村。保護開發了遵義會議紀念館、紅花崗紅軍烈士陵園、婁山關戰斗遺址、四渡赤水紀念地、紅一軍團紀念館、烏江景區、茍壩會議舊址等一批紅色資源。更加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紅色旅游景區配套功能,游客中心、停車場、綠化、供電供水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 突出市場導向,完善產品體系,實施了“紅色為先,全面推進”戰略,以“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婁山大捷”“突破烏江”等紅色旅游產品為重點,投放市場各類旅游區(點)達57個,初步形成了“一核、三線、多點”的紅色旅游產品體系,即以遵義為核心,納入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名錄中的貴陽-凱里-鎮遠-黎平-通道-桂林、貴陽—遵義—仁懷—赤水—瀘州線和張家界-桑植—永順—吉首—銅仁的三條旅游線路。 堅持產業融合,推動綠色發展,打造營銷平臺,積極開拓市場。遵義市重點利用川黔渝毗鄰地區豐富的紅色文化、歷史人文遺址、丹霞地貌奇觀和秀美的山水自然風光等旅游資源優勢,建立旅游合作機制、推動深層合作,建設精品線路、打造旅游精品。首屆渝川黔旅游局長聯席會議通過了渝川黔“金三角”無障礙旅游區實施方案。 延伸產業鏈條,大力推動紅色旅游與綠色生態旅游、體育旅游等融合發展,推動紅色旅游與名酒茅臺旅游融合發展的主題旅游線路。茍壩紅色文化旅游創新區則把紅色文化與鄉村旅游、地方手工業、現代農業有機結合,打造休閑旅游、生態旅游產品,實現了紅色旅游與自然山水、田園風光、地方民風民俗的有機統一,成為紅色旅游的新熱點、新亮點。 注重旅游扶貧 彰顯社會效益 遵義市在開展“兩學一做”活動中,提出“學在深處強信念提境界、做在實處拔窮根奔小康”, 健全紅色旅游扶貧機制,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老區建設,將部分紅色旅游景區景點經營項目向投資者開放,采用參股經營、合作開發等方式吸引企業參與,使紅色旅游在精準脫貧中發揮出更大作用。如,茍壩會議會址景區的紅軍村建設,就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素有“遵義西藏”之稱的黃蓮鄉曾經是省級一類貧困鄉,通過引進重慶南方集團規劃總投資87.5億元,上馬黃蓮山峽旅游度假區項目,由此華麗轉身。此外,遵義市正確處理各種主體之間的利益分配,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區人民獲得公平利益回報,激發老區人民參與紅色旅游開發建設的熱情,拓寬致富途徑。 在堅持保護性開發的原則下,創新利用“紅色經典”資源,推出了以“瞻仰一次圣地、吃一頓紅軍飯、唱一首紅軍歌、走一趟紅軍路、讀一本紅軍書、聽一堂傳統課、掃一次烈士墓、凈化一次心靈、挖掘一種內涵、鑄就一種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十個一”特色旅游套餐,讓眾多百姓參與進來從中受益。習水縣土城鎮依托四渡赤水紀念館景區與青杠坡戰斗遺址景區,大力建設土城紅色文化旅游區,集中打造土城紅色古鎮、特色商品零售超市、紅色文化主題餐廳、宿營漂流、四渡赤水演藝場等,實現紅色遺址遺跡游覽、紅色餐飲、紅色購物、紅色娛樂等產品的有效組合,帶動當地群眾迅速脫貧致富。 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遵義市整合開發紅色旅游資源與鄉村旅游資源,以紅帶綠,以綠促紅,打造復合型旅游產品,共同帶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根據市場需求,鎮長村干部積極為村民選擇營生,盡可能讓村民自覺參與到經營中來。如在鄉村旅游點上建果園和向日葵、蔬菜種植園,讓游客體驗農耕文化,尋找“鄉愁”。在鄉村旅游點上進行土雞、生豬等養殖,為游客提供食物等。特別是遵義與重慶毗鄰的縣區充分利用兩地資源、氣候等差異,大力發展避暑游、休閑游,近年來旅客人數、綜合收入呈現“井噴式”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