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市長畢小彬 吳曉光攝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吳曉光) 為進一步加速旅游資源開發和利用,加快貧地區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設立六安大別山國家級旅游扶貧試驗區意義重大。六安占有大別山四分之三的山脈,并擁有大別山最高峰白馬尖和淮河重要支流和干流,加之皋陶文化、楚文化、淮夷文化、紅軍文化交相輝映,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 六安市市長畢小彬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記者,大別山是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線,具有“南北過渡、襟帶東西”的顯著特征,是我國南北和東西物種交集薈萃的橋梁和紐帶,并擁有天堂寨、白馬尖、萬佛山等國家級森林公園,以及大別山六大水庫上游水源涵養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謂是自然生態環境優越,綠色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而且,大別山還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帶,全國九個將軍縣中,金寨縣和原六安縣分別名列第二、第六位,被譽為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 在《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中,以“千里躍進、將軍故鄉”為主題形象的“大別山紅色旅游區”就被列入國家重點培育的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之中,同時“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安慶線”被國家列入30條配套完善的“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目前大別山革命歷史紀念園、獨山蘇維埃城等5處景區景點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畢小彬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六安的“藍色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擁有佛子嶺、梅山、磨子潭、響洪甸、龍河口等5大水庫,還有橫跨江淮兩大流域、灌溉面積1000萬畝的特大型淠史杭灌區,以及治淮19項重點骨干工程之一的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等,這些都具有重要的科考價值和觀光功能。 同時,在“古色旅游”資源方面,六安有古建筑、古城址、古關寨、古戰場等眾多古跡名勝。還有“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之墓,有2006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中國首個王陵墓葬區——六安雙墩王陵墓地,六安真可謂人文歷史厚重,遺址古跡眾多。 記者了解到,六安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為數不多的集花崗巖地貌、變質巖地貌、火山巖地貌和構造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為一體的綜合園區,地質遺跡資源十分豐富,其特殊的區位和重要的地學意義已備受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 畢小彬告訴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記者,目前,六安市已經擁有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25個;201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900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總收入202億元。其實,早在2014年初六安即積極謀劃申請設立六安大別山國家旅游扶貧試驗區,到2015年已成功創建省級旅游產業扶貧示范區。 綜合以上優勢,對設立六安大別山國家級旅游扶貧試驗區,畢小彬提出了兩點建議。他認為首先要加大政策支持,國家層面項目資金要向六安大別山革命老區適當傾斜,支持改善老區重點景區交通通達條件及交通道路指示系統等;并幫助六安大別山革命老區培養旅游人才,可以定期舉辦旅游人才培訓班,視情況安排國家旅游局與老區開展干部雙向掛職鍛煉;更要積極支持市內旅游企業通過上市等進行融資;重要的是支持六安申報的8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納入到2016年旅游領域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之中。 其次,畢小彬建議積極支持萬佛湖、佛子嶺水庫、六安茶谷等景區創建5A景區,支持悠然藍溪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支持六安市創建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綠色旅游示范基地、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同時支持利用國家境外宣傳媒介幫助六安開展入境旅游宣傳。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