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2月26日電(記者梁軍)黃土高原上,密密匝匝布滿了窯洞。開春的革命老區(qū)南梁,人們在土崖向陽處,又箍起一孔新的窯洞。提起窯洞,在黃土塬上住了半輩子的郭翠玲難得面露笑容。過去,住窯洞意味著貧窮落后,而現(xiàn)在,她家5孔窯洞門前車流穿梭,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人氣和生意。 49歲的郭翠玲,住在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南梁鎮(zhèn)荔園堡村的一處山坳。在這里,她和其他15戶鄰居,借自家窯洞辦起了農(nóng)家樂,統(tǒng)稱“南梁1號院”。1號院里的農(nóng)家樂各有其名,郭翠玲思來想去,給自己的農(nóng)家樂起名“紅色莊園”。 南梁紅色積淀深厚,與延安一脈相承。但因為干旱缺水、資源匱乏,南梁人民多年來一直與貧困作斗爭。 “可把苦下扎實了。”郭翠玲形容以前的日子說。30年前結(jié)婚,她和丈夫沒房子,只能借別人的窯洞住。后來,他們箍了3孔石窯,每一塊石頭都是他倆從山里拉回來的。即使有了居所,洞里窮得啥都沒有,只有鍋碗和缸,還有放嫁妝用的兩款老式木箱。 2014年,郭翠玲家門口的砂石路變成了二級公路。這條路西接縣城,東面直通1000米外的南梁革命紀(jì)念館。此外,道路兩旁栽種了油松與國槐,村民們的家門口還首次有了路燈。 慢慢地,荔園堡村有了人氣。郭翠玲和村民們發(fā)現(xiàn),每年來南梁旅游的人不少,應(yīng)該想辦法讓遠(yuǎn)方的客人留下來。2015年3月,村委會組織村民們,前往陜西延安等地考察紅色旅游。“我一看,人家的農(nóng)家樂里,也是咱的土炕,我想仿照嘗試一下。”這次外出參觀,讓郭翠玲印象深刻。 去年郭翠玲貸了7萬元,把自家5孔窯洞認(rèn)真打扮了一番。記者走進一看,粉刷后的窯洞,吊頂蓋著PC板,土炕邊鑲上了瓷磚,上面鋪一張白色床單,電視機、火爐、餐桌俱全。墻上的手工荷包和剪紙,還有窯洞門口掛滿的辣椒、大蒜和玉米,無不透出一股農(nóng)家味兒。 去年勞動節(jié),“紅色莊園”正在裝修,就迎來了第一批客人。郭翠玲說,自己最忙的一天,窯洞里客人坐不下,飯桌都擺在了大院,有的客人實在等不及,選擇親自下廚。開業(yè)至今,“紅色莊園”經(jīng)營純利潤是6萬多元。郭翠玲說:“收入比我前幾年都要好,很多客人嘗了我的飯菜后,說下次還來。” 每年5月至10月是荔園堡村旅游旺季,不乏周邊自駕游客。村民們不得不商議,每戶都騰出些空地,由村委會投資,在路邊開辟出一塊停車場。 當(dāng)?shù)馗刹空f,“紅色莊園”的成功只是“南梁1號院”里的普通案例。“起名1號院是村委會的決定,就是希望通過這一批農(nóng)家樂的試驗,村子里能陸續(xù)出現(xiàn)2號院、3號院。但是,這一切都要讓市場決定。”荔園堡村黨支部書記張振杰說。 24歲的高麗是郭翠玲的女兒,今年即將大學(xué)畢業(yè)。她說:“希望自己畢業(yè)后能回到南梁。這里游客越來越多,發(fā)展前景正好。” 說起“紅色莊園”的未來,高麗接過了母親的話茬。“現(xiàn)在1號院里各家的風(fēng)格大同小異,我想給‘紅色莊園’換一種主題。比如把上一輩人用過的東西,煤油燈、銅勺子都搬出來。讓來1號院的城里人,既能感受鄉(xiāng)村風(fēng)情,又能體驗民俗文化。”高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