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貴州習水:紅綠共舞 旅游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2015-09-28 18:25:02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中國紅色旅游網 【 】 瀏覽:195次 評論:0
 近年來,習水縣以“以紅帶綠、紅綠共舞”為主線,依托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的紅色文化和千年古鎮土城的歷史文化,充分展現習水獨特的氣候優勢和北部綠色生態屏障自然優勢,以土城紅色文化旅游創新區、鰼部生態文化旅游園區為開發重點,著力打造紅色文化旅游、生態文化旅游為主的度假旅游產業。吸引了省內外眾多游客紛至沓來,形成了“紅綠共舞”交相輝映的美好景致,“游遍貴州、住在習水”的度假旅游新定位不斷唱響,度假旅游逐步成為習水旅游業發展新業態。

  紅色旅游主打文化品牌

  沐浴著秋日溫暖陽光,習水縣土城老街游人如織。10多位村民唱著土城民謠,跳著自編自導的錢竿舞,歡迎八方來客。

  地處赤水河邊的土城古鎮,是一塊紅色圣地。鎮上的老街依舊保存著古樸典雅的風格,既有小青瓦、白灰墻的典型黔北民居,也有清朝年間富甲一方的商賈們留下來的西式洋樓,青磚高拱,氣派宏大。在土城古鎮老街上最讓人動情的,不是靜雅的街景和古樸的風情,而是承載的厚重歷史以及流傳的神奇故事。

  “四渡赤水”中“三渡”在習水,全縣24個鄉鎮中有20個鄉鎮留下了紅軍長征的足跡,是紅軍長征途中轉戰時間最長的縣。

  如何依托得天獨厚的紅色旅游資源,在保護中開發紅色旅游產業?《2004——2010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將土城列入全國30條精品線,習水縣委、縣政府作出了打造“神奇習水·中國紅”特色文化品牌的決策。

  經過數年探索,“千年古鎮·紅色土城”成為土城的代言詞,紅色也因此成了習水旅游發展的主旋律。正是依靠這一寶貴的紅色旅游資源優勢,以“紅色”長征文化為品牌,習水傾力建設四渡赤水紀念地。通過爭取國家資金,在土城鎮總投資2500多萬元建設了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的四渡赤水陳列館。該館先后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十大紅色旅游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在土城,中央紅軍拉開了四渡赤水的序幕。習水縣以四渡赤水紀念館依托,建起了中國唯一的女紅軍紀念館,講述了2000多位女紅軍中具有代表性的45位女紅軍的傳奇故事。習水還把紅軍和中央機關駐地舊址、青杠坡戰斗遺址,以及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劉少奇舊居等先后進行修繕,逐步打造成為習水紅色旅游地標性符號。

  旅游基礎條件仍然薄弱,成為習水紅色旅游發展的障礙,習水縣委政府經過反復調研和論證,決定以土城鎮為核心創建紅色文化旅游園區。2012年9月,經遵義市人民政府批準設立了土城紅色文化旅游創新區,納入貴州省100個旅游景區、100個示范小城鎮和遵義市文化旅游精品工程項目區進行重點建設。2013年,習水縣委、縣政府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快土城紅色文化旅游創新區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紅色文化旅游創新區、全國革命老區扶貧攻堅示范區、全國歷史文化名鎮的戰略定位,明確了打造“貴州第一、國內知名、國際一流”的紅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奮斗目標。截至目前,習水縣連續幾年舉辦中國紅軍節,先后累計投入15億多元打造土城紅色文化旅游創新區。

  經過多年打造,習水“紅色之魂”破繭成蝶煥發新春。

  一花惹得百花開,習水縣緊緊抓住“紅色”長征文化這一品牌優勢,努力做大做好“觀光游”這篇大文章,打造神奇習水中國紅文化品牌,開創了習水紅色文化旅游的新局面。


     生態產業助力旅游轉型

  “山為錦屏何須畫,水作琴聲不用弦。”這是古人給習水留下的動人詩句。走進習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目綠色,境內有中國丹霞谷、中國杉王、飛鴿子、天鵝池、長嵌溝、清溪溝、漏倉溝、銅灌口等8大綠色生態景區(點)。

  習水因其獨特的生態優勢和氣候優勢而備受重慶市民喜愛,加之習水位于川黔渝旅游“金三角”,到習水景區去消暑納涼,已經成為不少川、渝、黔等地游客的首選。

  每每入夏,成群結隊的游客前往習水縣仙源、大坡、寨壩、坭壩、雙龍等鄉鎮納涼,游客數量呈“井噴”之勢。

  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資源,習水縣委、縣政府當然不會輕易放過。

  2013年5月,遵義市編委會在試驗區的基礎上批準成立了正科級事業單位鰼部生態文化旅游園區管委會。以景區景點建設、生態農業發展、度假地產開發為主要內容的園區發展得以規范,市場管理、規劃控制、保護與開發逐步走向有序。

  隨著江習古高速公路動工建設,重慶主城區到鰼部園區的距離將縮短至1.5小時,催生了重慶人到習水買“養生度假房”的熱潮。2014年5月,在重慶第三屆旅游地產展示會上,鰼部生態文化旅游園區,成為重慶旅游市場上的一匹“黑馬”,不僅參展規模最大,參展項目多達20多家;在為期3天的展示會上,接受預定1682套,簽約385套,成為當屆旅游地產展覽會上耀眼的“明星”,備受重慶市民歡迎。

  大量的重慶市民、川東川南的避暑人群,從傳統形式的“做客度假”逐漸轉變為“購房度假”,成為“避暑移民”、“養生移民”新一族,走山路、采野菜、賞山花、摘野果、飲山泉、唱山歌,盡情品味原生態無污染生活,已經成為當下人們旅游度假的全新方式。

  幾年來,鰼部生態文化旅游園區按照“外打通道、凸現形象,內優功能、提升品位”的發展思路和“穩步推進、滾動發展”的原則,以功能齊全、配套完善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穩步推進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逐步完善園區功能。

  目前,寨壩的金龍湖、桃都養身谷、云嶺翠湖;泥壩的香巴秘境、水映長山等10多個高端休閑旅游產業項目已建成,產生了良好的集聚效應。

  截至7月底,鰼部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園區接待游客20多萬人次,銷售、認購避暑房12萬多平方米,客流量和售房數量同比增長近一倍。據不完全統計,在此購房定居的重慶人已達5200余戶。

  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王曉光指出,習水縣鰼部生態文化旅游園區以生態為特色、文化為內涵、旅游為載體,全面推進了生態文化旅游內部融合、產業融合和區域融合試驗,實現了生態、文態、業態、形態的“四態合一”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綠色融合發展之路,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

  最近,鰼部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園區被省政府批準為“貴州省級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試驗區”。而之前,園區已收獲累累碩果:被重慶晨報評為“重慶人最喜愛的十大旅游養生度假區”、獲中國旅協授予“最美生態度假勝地”、中國生態學學會授予“中國生態休閑度假旅游勝地”、聯合國人居署亞洲協會授予“亞洲可持續生態景觀獎”。

  生態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為當地群眾提供了一條“樂業”途徑。老百姓從中看到了商機,于是紛紛干起了鄉村旅游,習水北部不少農戶一個夏天就能有七八萬元的純收入。

  思路決定出路,定位決定未來。事實證明,養生康體、戶外運動、創意研發等度假旅游新業態項目的入駐,充分折射出習水打造國際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的大視野。

  “習水旅游,最大優勢是一流的生態環境和涼爽的氣候,必須按照‘生態、生產、生活’融合的要求,主打生態休閑旅游品牌,與周邊地區差異發展、特色競爭,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走出一條高起點定位、高端帶動、跨越發展的新路子。”在全縣旅游業發展大會上,縣委書記周舟作出明確闡述。

        紅綠融合打造旅游強縣

  農田阡陌,山泉清澈,棗樹成蔭,環境優美,林蔭道上,到處是成群結隊重慶口音的游人。近日,記者來到習水城鄉采訪,看到川渝游人流連其間,樂而忘返。

  然而以前,習水一直走傳統旅游老路,景區品質差、配套差、服務差,游客日程短、消費少、帶動差,習水旅游淪為周邊地區的過路游、順搭游,形成經濟無拉動、政府無稅收、群眾無收入、游客無興趣的惡性循環。

  近年來,習水縣圍繞“樹立特色、打造品牌”的思路,以土城紅色文化旅游創新區、鰼部生態文化旅游園區為開發重點,科學規劃,打造成不同類型的旅游景點和特色產業村,與生態紅色旅游產業相對接,充分展現習水獨特的氣候優勢和北部綠色生態屏障自然優勢,形成了“以紅帶綠,以紅促綠,紅綠共舞”的新型文化旅游格局,著力打造集避暑納涼、休閑娛樂、賞景觀光、紅色旅游為一體的旅游目的地,逐步形成了集生態、休閑、文化于一體的旅游特色,成為四川市民近郊游的首選之地。

  隨著旅游業的迅速發展,許多昔日偏僻的小山村人氣倍增,游客因景而來,因景而留,在習水投資興業的外地人也越來越多,為習水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習水廣大群眾增收拓寬了新渠道,更成為拉動該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一個生機勃發、城美鄉美,富裕富有、魅力彰顯的產業新城已傲然崛起。

  “游遍貴州,住在習水”。這不僅展示了習水優越的度假旅游生態環境,同時透射出習水做強做大做優國家級度假旅游品牌的信心和決心。翡翠綠洲,繽紛紅城。隨著習水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旅游產品正由單一的鄉村觀光旅游開始向國內度假旅游華麗轉身,闊步邁向國內更大旅游市場。

  省委辦公廳在工作情況交流通報中指出,習水縣在打造鰼部生態文化旅游園區中,逐步探索出了“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參與,規范有序開發、加強生態保護、加快產業發展”的發展模式,在貧窮落后地區變生態優勢、文化優勢為經濟優勢的后發趕超之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天藍水凈、綠意滿城,水在城中、人在景中……昔日的“煤城”習水,堅定轉型升級之路,揮別“黑色印象”,擁抱“綠色主題”,讓青山碧水浸染廣袤大地,用綠色發展奏響趕超強音。

  今年上半年,習水縣在全省47個非經濟強縣增比進位指標考核排位中居全省第2位,在遵義市8個非經濟強縣中排名第1位,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48億元。(記者 黃杏 通訊員 張元鴻 吳彥 盧賢隱)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