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文鑄刀劍 藝述歷史——上海文藝抗戰史料展”開幕
2015-09-04 09:17:15 來源:據解放日報 作者:中國紅色旅游網 【 】 瀏覽:103次 評論:0
 ■本報記者 鐘菡

  上海是近代中國文化藝術中心,匯聚了大批文化名人,許多文藝界愛國人士直接參與了抗日救亡運動,出現了以抗戰為主題的文藝創作熱潮,對全國抗日救亡運動和文藝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由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共同主辦,上海朵云軒文化實業有限公司協辦的“文鑄刀劍 藝述歷史——上海文藝抗戰史料展”昨日在上海朵云軒藝術中心開幕,展出與上海文藝抗戰相關的110組件展品,其中80%展品為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抗戰文化從上海走向全國

  “上海是抗戰文化發源地,各種創新舉動在上海發源,又像種子一樣撒播到各地。”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胡寶芳介紹,1937年7月15日,中國劇作家協會成立,很快創作并演出話劇《保衛盧溝橋》,推動了上海抗戰戲劇蓬勃發展。當時,上海話劇界組織了13個救亡演劇隊,兩個留在上海,剩下的11個轉去內地,《保衛盧溝橋》 也作為救亡演劇隊的保留劇目到各地演出,影響波及全國。后來田漢在南京為前方抗日戰士創作了四幕話劇《盧溝橋》,本次展覽特意將這兩本“盧溝橋”劇本放在一起,讓這些抗戰記憶在此相遇。
  展覽還展出了《風云兒女》演員袁牧之、陸露明等人的珍貴原版照片,更難得的是,有些照片上還帶有吳印咸的簽名。吳印咸是《風云兒女》 的攝影師,他與劇組成員袁牧之、徐肖冰等人后來去延安創辦了電影團,在抗日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漫畫是抗戰宣傳主力軍,展覽展出了1937年 《非常時期漫畫》、1937年 《救亡漫畫》創刊號等。《救亡漫畫》編委后來組成漫畫宣傳隊內遷,到武漢又成立全國漫畫宣傳隊,繼續出版刊物。
  在抗日歌曲創作史上,上海音樂家做出了重要貢獻。展廳中循環播放的 《保衛大上海》音像視頻由劉雪庵作曲,劉雪庵1931年考入上海國立音專,與賀綠汀等被稱為黃自“四大弟子”。抗戰歌曲很多都是由上海國立音專的師生創作,他們還創辦雜志《戰歌》刊登這些歌曲,包括劉雪庵的《長城謠》,夏之秋的《歌八百壯士》《思鄉曲》 等。“當時說是中國作曲者協會創辦的,其實這個協會成員就是音專的幾個人,核心人物是劉雪庵。這份周刊在上海創刊,后來移到武漢,又到重慶。他們自費出版雜志,有時候頗費周折才向國民黨爭取到一點經費。”

  紅色出版物打著“洋旗”號發行

  隨著上海淪陷,上海文藝界一部分人分散到全國各地,成為推動各地抗戰文化事業的主力軍或領頭羊; 一部分人留守孤島繼續創作,在黑暗中堅持斗爭。工作人員介紹,孤島文化、有全國性影響、中西方文化交流是上海文化抗戰的特色,不少展品帶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上海印記,像《風云兒女》有專門的宣傳期刊,不僅刊登了義勇軍進行曲,還附有英文版歌詞,甚至有些劇情也有英文翻譯,顯得“洋氣”十足。“上海有很多外國人,所以在電影宣傳上也是中英文對照。”有意思的是,雜志中還有一個游戲頁,將電影中的人物頭像變成一副“飛行棋盤”,讀者可以通過擲骰子,在玩耍中了解劇情。本次展覽還據此做了互動游戲電子屏,觀眾可以現場體驗當年雜志編者的獨特創意。
  抗日戰爭時期上海各類出版物中,紅色文獻的出版尤其值得一提。“當時上海的出版環境相對比較自由,所以紅色出版物容易出版,比如《西行漫記》《毛澤東》自傳等在黨史研究中都是比較有名的版本。”更有上海特色的是“洋旗報”,所謂“洋旗報”就是掛著外商牌子出中國的報紙,一般來說都是地下黨所為。因為孤島時期日本政府限制審查,明顯有抗戰性質的刊物不能出版,不少就“曲線救國”,掛著英國人或者美國人的牌子來出版。盡管打著“洋旗”號發行,1938年12月9日創辦的《譯報》,同月20日就被發現停刊了。后來該報改名為《每日譯報》,又重新辦報。“當時出版的畫報對延安的報道非常多,所以上海有不少青年都向往延安。”
  展覽至9月15日結束。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