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追求特色的企業甚至在市場上已經折戟沉沙,形成了開發旅游商品難,開發特色旅游商品更難的局面。 筆者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原因一:誤把旅游商品的各種工作概念當作旅游商品的概念 其一,是把旅游商品統計范圍誤認為是旅游商品的全部范圍。出于統計的需要,統計部門對旅游商品購物的統計范圍進行了界定,既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有著對應關系,也為了統計的方便和一致性等。但這一界定并不等同于游客的實際旅游購物,也就不代表旅游商品的真實范圍。如果按照統計部門的統計范圍去開發旅游商品,發展旅游購物無異于削足適履。 其二,是把旅游商品各種評選活動中參評商品的征集范圍,誤認為是旅游商品的全部范圍。由于評選、大賽針對的主要是企業等參加者,不是游客,且主要是為了鼓勵某一類或幾類旅游商品的開發,加之旅游商品的范圍廣泛,任何一個旅游商品評選活動都不可能包含所有游客購買的旅游商品。如果僅按照旅游商品評選活動的范圍開發旅游商品就好似畫地為牢。
原因二:誤把特色旅游商品的銷售限定在景區里 很多人一提到特色旅游商品的銷售場所,馬上就想到景區。實際上,景區并不是游客的主要購物地。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一來游客到景區的目的主要是觀光游覽、休閑娛樂,而不是去購物,除非是購物景區;二來,多數景區在建設時或本身就沒有旅游商品銷售的位置,并不適合大規模的旅游商品銷售,尤其在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類景區和重要的自然資源保護地類景區,更要以保護為主,只能適當建一些旅游服務設施和旅游購物場所;三是由于長期以來人們對景區旅游商品的評價較差,過去認為景區旅游商品普遍存在千篇一律、同質化、低質化、價格高、工藝粗糙等問題,最近又增加了華而不實等問題,形成很多游客不愿在景區購物的情況。 景區旅游購物收入(不包含購物景區)在全國旅游購物收入中的占比,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果僅把景區作為旅游商品的主要銷售地,真可謂丟了西瓜撿芝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