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遵義市紅花崗區一名退休老干部李性剛,請其弟弟往南明區委宣傳部送來一本《家之夢》,里面有一段描寫其父親在圖云關中國紅十字救護總隊被救治的經歷; 貴州省廣播電視臺退休人員彭鴻書來到南明區委宣傳部,送上了一封名為《圖云關國際援華醫療一件軼事》親筆手稿; …… 自3月18日啟動以來,南明區啟動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迅速引起了國內外各界人士及中外媒體的廣泛關注。目前,南明區委宣傳部已經收到彭鴻書、王崇權、李性剛等近20名熱心人士的來信來電,分享那段崢嶸歲月。
舉辦系列活動,融入愛國主義元素 今年恰逢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和反法西斯抗戰勝利70周年,南明區通過在圖云關舉辦道德講堂、編排小品話劇等系列活動,獻禮反法西斯抗戰勝利70周年。 為何要選擇在圖云關開展系列活動?圖云關距離貴陽市中心約3公里,是貴陽的南大門,從湖南、廣西方向來的汽車都必經這里入城。抗日戰爭期間,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在圖云關住了6年,指揮百余個醫療隊、手術隊、診療所在全國各戰區的救護工作。由波蘭、德國、奧地利等國的白衣天使組成的國際醫療援華隊,不遠萬里,越過萬水千山來到貴陽,與毅然返鄉共赴國難的愛國華僑和中華兒女共同編入駐在圖云關的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涌現出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希望通過舉辦系列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光輝業績,紀念救護總隊醫護人員在抗戰期間為中華民族做出的卓越貢獻。”南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永賢深有感觸地說。8月中旬,南明區還將組織開展大型圖片展紀念活動。
挖掘紅色旅游文化,打造愛國主義基地 從轉運援華藥品到開展救死扶傷,從撲滅鼠疫天花到根治疥瘡頑疾,從培訓醫技人員到倡導衛生理念……他們的足跡遍及中國各戰區乃至滇緬戰場。然而,這段歷史并不是人人知曉。為了擴大宣傳面,南明區委宣傳部與中國日報合作,聯合拍攝制作了一部名為《圖云關:二戰“洋大夫”風云錄》的紀實專題片,用專題片形式再現中國人民與國際友人在抵抗侵略中一致對外的勇氣和國際友人的人道主義精神。 該專題片已于4月2日在中國日報主頁中文頻道與英文頻道同時向全球發布,同時,在facebook、twitter、《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騰訊、優酷、土豆、愛奇藝等十多家國際網站及視頻網站同步進行推送。 “挖掘紅色旅游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抗日戰爭期間圖云關發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把圖云關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同時,挖掘南明歷史文化,傳播好傳統文化,講好南明故事,為爽爽的貴陽這個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盡南明之力,讓圖云關這一外宣平臺成為聯系和溝通海內外朋友的橋梁和紐帶。”劉永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