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足球联赛|nba历年总冠军|波尔图vs沙维什|女篮直播中央5台现场直播|欧洲国家联赛时间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毛澤東故居 劉少奇故居 彭德懷故居 賀龍故居 楊開慧故居 雷鋒紀念館
中國紅色報道
湖南紅色報道
中國紅色視頻
中國紅色景區資訊
中國旅游新聞
我要投稿
“因人施講”更生動講好紅色故事
2018-07-03 10:04:09 來源:據解放日報 作者:中國紅色旅游網 【 】 瀏覽:94次 評論:0

 

“因人施講”更生動講好紅色故事

二大會址紀念館重開后文物更豐富、展陳更新穎,創新講解方式讓參觀者體驗“不打折”

2018年07月02日   02 :要聞   稿件來源:解放日報  

  為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二大會址紀念館年輕黨團員在完成白天工作后,加班加點排練自編自導自演的朗誦劇《年輕的老房子·我的家》。 本報記者 蔣迪雯 攝
1

    ■本報記者 唐燁

  老成都北路7弄30號、緊鄰延安高架路,兩排百年石庫門建筑在綠地環抱中巍然屹立,這里是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就在這里召開,會上討論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
  去年6月30日,二大會址紀念館在閉館整修4個月后重開,文物史料更豐富、展陳手段新穎有趣,年均參觀者激增到30多萬人次,高峰時日均超過4000人次。
  參觀者人數多,說明對重新布展后的紀念館認可; 但對僅有19人組成的二大紀念館工作團隊來說卻是巨大挑戰。如何在應對好大客流的同時,讓每一位參觀者的體驗“不打折”?如何更生動地講好紅色故事,讓參觀者能有所收獲?如何不斷提升紀念館的“品質”,讓人們從走過路過到愿意“一看再看”?在黨組織引領下,二大紀念館工作團隊創新講解方式,深入挖掘與整理黨的珍貴史料,開發受歡迎的專題展覽、打造品牌黨課宣講,將蘊藏于兩座老石庫門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讓參觀者體驗“不打折”

  不久前的一天下午大雨滂沱,二大紀念館講解組組長張明杰,穿行在紀念館門前排隊的人群中,與焦急等候的參觀者說著什么。他沒有撐傘,筆挺的襯衣與西褲全被淋透了。
  原來,人流高峰上來后,二大紀念館門口等待區內,經常有三四百人在排隊。“天氣好的時候,大家的情緒還好些;遇到刮風下雨、毒太陽,等候的人群就會煩躁。”二大紀念館副館長、黨支部書記尤瑋說。為此,紀念館在門口特設了一個講解員崗位。作為講解組中唯一的黨員,張明杰主動攬下這個最艱苦的守門崗位,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都堅持全天7小時站在門口。
  這天下午,紀念館門口又排起了幾百人長隊,暴雨卻不期而至。張明杰立刻組織保安,拿出了館內所有的雨具借給排隊的參觀者,優先照顧老弱病殘者;但雨具數量有限,部分沒有領到傘的參觀者,有些抱怨。看到這種情況,他主動將自己崗位上的遮陽傘讓給等待的參觀者,自己站到雨中,并向他們及時告知還有多久時間可以進場,逐漸平息了部分參觀者的怨氣。
  去年重開以來,面對人數激增的參觀者,二大紀念館黨支部帶領黨員與工作團隊,集思廣益想辦法、加班加點多付出,努力讓參觀者的體驗“不打折”。
  重開后的二大紀念館共辟出5個展廳,為了減少參觀者的等候時間,工作團隊“發明”出“點式講解輪流值守”的模式,即每個展廳有一位講解員固守,參觀者被引導著逐一走完全部展廳。考慮到一線講解員僅有5人,經常忙不過來,黨支部支委會成員主動承擔講解任務,高峰接待時刻,黨員們更是全部奮戰在一線。支委會宣傳委員、研究室負責人倪娜,長著圓圓臉、扎著馬尾辮,說話不緊不慢。別看她是個“80后”,卻是位知識淵博的黨史專家,被稱為館里的“一支筆”——很多二大展陳的重要資料都是出自她的筆下。不少參觀者說,倪娜講解的黨史知識特別有厚重感。

  “因人施講”讓人入腦入心

  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參觀者對展覽的興趣點是不同的,在黨支部的引領下,二大紀念館工作團隊創造出“因人施講”的講解方式:針對參觀者的特點,設計不同的講解詞。“讓每一位參觀者帶著興趣參觀,紅色故事才能入腦入心、紅色基因才能得到傳承。”尤瑋說。
  低年級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太多內容反而不利于他們記憶,于是工作團隊梳理出幾個簡單明了的記憶點,“這里是什么地方、開過什么會、誰在這里待過”等等,在參觀中圍繞這些記憶點講深講透,小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記住了參觀的內容。
  上了年紀的參觀者比較關注各種歷史資料,因此每次介紹到重要史料,講解員們就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史料背后的故事一股腦道出,不少年長的參觀者覺得他們“講得過癮”。
  近年來,不少外地游客都會將二大紀念館作為參觀的一站,紀念館的工作團隊就盡量挖掘一些黨史小故事,穿插在講解中。每次講解員一說出這些小故事,都能讓外地游客會心一笑。
  “因人施講”的背后,是講解者們更多的付出。每天17時參觀者散去后,在黨員的帶領下,所有講解者都會主動留下來加班:打開預約本,看看明天會來哪些參觀者,根據參觀者的情況進行“備課”。
  這份用心來自二大紀念館工作團隊對參觀者的珍視,“參觀者可能這輩子只來這一次,我們要把每一次講解都作為第一次講解、作為最后一次講解去珍惜。”尤瑋說。

  從“走過路過”到“一看再看”

  今年5月18日,二大會址紀念館舉行了“首部黨章守護人——張人亞誕辰120周年紀念展”。紀念館與來自張人亞故鄉的寧波北侖區相關單位共同整合資源,重新梳理了首部黨章守護人張人亞的感人故事,向上海與寧波的參觀者進行生動展示。當天還采用了網上直播方式,收看量超過50萬人次。
  如何讓人們不僅“走過路過”,也愿意走進來看看?近年來,二大紀念館加大力度,挖掘整理有關黨的珍貴史料,以更豐富的內容呈現給參觀者。黨支部抽調專業相關同志組建了專題展覽研發小組,推進專題展覽項目,保證場館常看常新,僅今年上半年就主辦專題展覽4場、協辦1場、外地辦展1場,在同類場館中數量居前。越來越多的觀眾這樣評價今天的二大紀念館:小中見精、典雅大氣、內涵豐富、體驗感強,值得“一看再看”。
  辦公室主任朱胤是二大紀念館黨支部副書記,也是參觀者點擊最多的黨課老師。他上黨課有個特點:喜歡打比方,深入淺出,經常一上來短短幾句話就抓住了參觀者的注意力。比如,他會對參觀者說:“你們的平均年齡是多少歲?嗯,33歲。二大代表的平均年齡比你們小一些,猜猜多少歲?不到30歲。他們將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黨的事業。”“我們這個會場可以坐50個人,當年建黨的時候也只有50多名黨員,就是這一點點星星之火,形成了現在的燎原之勢。”
  這兩年,二大紀念館黨支部抽調業務能力強的精干力量,由黨支部書記帶頭組建黨課研發宣講小組,根據觀眾需求研發普通型黨課和微型黨課,面向全市提供免費預約、上門送講等服務,策劃了“紅色足跡——中國共產黨黨章歷程”、“明燈指路——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始末”、“偉大發端——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發端”等黨課,支部黨員宣講黨課300余場,聽眾逾2萬人次。
 
】 【打印繁體】 【投稿】 【收藏】 【推薦】 【舉報】 【評論】 【關閉】 【返回頂部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
帳號: 密碼: (新用戶注冊)
驗證碼:
表情:
內容:
湖南紅色點擊榜
新聞
旅游
住宿
歷史
湖南紅色旅游新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