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會寧第七屆紅色旅游文化節將帶來九大格局演變
2018-05-10 13:30
來源:大高個娛樂網
一、“獨木不成林”,要“抱團”發展 2006年10月18日,會師舊址管委會的宣教團背著各類資料,開始了“走出去”征程。今天回首,不論是從政者還是普通百姓,對12年前的那次舉動仍懷有無限感慨。很多人問,如果當時不走出去,會寧今天的影響力是不是只在教科書上……當然,假設的意義就是對如今會寧影響力的肯定。 時至今日,原會師舊址管委會主任杜永勝的話依然在記者耳邊回響:“紅色文化產業要形成,光不能盯著景點、景區不放。對于游客來說,它們只是吸引物,城市才是目的地。以后的發展就要圍繞‘景城一體化’。城市綜合品味上去了,旅游才會有載體。”10多年過去了,當時的宣教隊將一份份宣傳資料通過郵寄、電子郵件、登門拜訪等方式發到全國各地,并經過交流溝通,最后與52家旅行社達成了旅游合作協議。 12年后的今天,當時走出去的“初心”迎來了一個抱團式的發展。在本屆旅游節上將成立的“紅色旅游聯盟”中,會寧是發起者和倡議者。這一點在蘭州召開的新聞發布上,會寧縣委書記王科健也做了重點推介和說明。 客觀來說,會寧紅色旅游文化產業還處在一個并不高的發展水平。景點景區的功能有待完善,主題還需提升,旅游線路以及配套的基礎設施也要升級改造。但多年發展經驗告訴會寧,旅游業是一個綜合產業,要延長它的消費鏈,要把重要的“珠子”串起來,作為長征會師圣地應該有擔當。在十九大之后,會寧縣委縣政府能為會寧經濟社會發展舉旗定向,展現了自信。
二、鄉村振興光不是“種地”,還要盯著“文化”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直到現在,一說起鄉村振興等政策,不管是當地政府還是其他社會組織,大都會把“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產業結構調整”等等作為鄉村振興的頭號命題來做。但這些年來的發展表明,尤其在十年九旱的會寧來說,所有和“種地”相關的產業并沒有真正鼓起百姓的腰包。 2017年,會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27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75元。而農民人均收入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非農收入。雖然產業結構調整為29.1:23.8:47.1,呈現出一產提質、二產提標、三產提速的發展新趨勢。但農業本身發展的瓶頸還是很大的。為什么會寧在2017年下半年打造的“杏花村大溝厙?”能點亮農耕文化的精髓,就是因為農耕文化與鄉賢文化、公益文化等進行融合,形成了一個有多維價值的“賣點”。所以,大溝不再是黃土層深厚,文化底蘊也深厚,而后者為前者澆筑了靈魂。 本屆旅游節,我們發現鄉村元素明顯多了,而且富有了詩意和底蘊。明顯,鄉村振興不光是教農民如何去“種地”而是如何去拿黃土做文章。要么經濟的、要么文化的、要么綜合的。總之,讓土地有文化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它一定會有發展的潛力。
三、“打造旅游”向“旅游打造”概念轉變 會寧自然、歷史、教育、人文等方面的稟賦是很優越的。過去,縣上一系列政策都是圍繞著如何做好會寧旅游,尤其是做好紅色旅游。把旅游業形成體系成了政治任務,也成了經濟任務。但沒有思考如何讓“旅游”打造一個城市的榮耀。在蘭州發布會上,王科健書記將這個概念提出過,但還沒有形成一個共識。極少數的會寧企業家中,西雁集團何昶磊也對這兩個概念的轉變提出了一個極具設計和實踐性的路徑。 本屆旅游節從發布會到為期3天的節會,其間的要素設計總體上體現了打造旅游組合拳的思路。而本屆旅游節旨在構建一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合作機制,共同打造紅色旅游聯合體,架起區域旅游發展新橋梁,推動長征沿線城市互為客源地、互為旅游目的地,提高紅色旅游資源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其中,新橋梁,互為客源地,互為目的地就是以旅游為紐帶,如何提升城市知名度,如何提升城市競爭力,如何為城市發展帶來強大引擎。從這點來說,政府轉變了單一的只為打造旅游而打造旅游的單向思維,拓展了旅游的內涵和外延。
責任編輯:劉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