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
暑期來臨,給孩子一段寓教于樂的研學旅行,成為不少家長的選擇。然而,面對琳瑯滿目的研學產品,家長和孩子該如何選擇?學校、旅行社、教育機構等都在推研學旅行,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研學旅行?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文件全部內容),對中小學生研學旅行作出規范。
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研學旅行不能是說走就走的旅行。一些旅游機構推出的研學產品,只強調研學路線和研學基地,沒有結合校內課程的研學課程設計,更沒有研學導師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幫助進行知識的梳理和轉化。”北京亦莊實驗小學教師賀潤黎認為,市場上這樣的產品還是以“游”為主,稱不上完全意義上的“研學旅行”。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國家旅游局等11個部門共同出臺《關于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已正式為“研學旅行”的內涵正名,即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意見》還明確提出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這就意味著研學旅行從選修課變成了必修課,從隨機開展變成有計劃地開展,從少數參與變成廣泛參與。
在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盧立濤看來,《意見》的出臺把研學旅行推到了“風口”,學校、旅行社、各類教育機構,甚至其他不相干的機構或個人都加入進來,都想分“一杯羹”,各種商業性的研學旅行產品層出不窮。
“由于安全、經費、協調等問題,學校主導的研學旅行還在實踐探索階段,但商業性質的游學產品早已通過線上線下宣傳推廣,深入千家萬戶。然而,市場上這些名目繁多的研學旅行產品能否達到家長預期的效果?有待考證。”盧立濤說。
發揮學校主導作用
按照《意見》要求,教育部門和學校應當是研學旅行的主導者。“從研學旅行計劃的制定、課程的設計、研學路線和基地的選擇、研學導師的培訓,到安全和資金的保障、研學效果的評估等,教育部門和各學校應當有明確的思路和制度保障。”賀潤黎說。
盧立濤指出,目前中小學校開展研學旅行仍面臨諸多困境。“安全問題首當其沖。研學旅行不僅涉及出行安全,還涉及食品和住宿安全等,學校缺乏開展研學旅行的安全經驗,出于免責考慮,對政策實施裹足不前。”
經費短缺也是制約很多學校開展研學旅行的重要因素。“政府劃撥的經費遠不足以支撐各項開銷,也并不是所有家長都有能力為孩子教育投入額外的費用。所以很多學校,尤其是經費緊張的學校,研學旅行開展不足。”湖南益陽一所重點中學的老師告訴記者。
專家指出,盡管在研學旅行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諸多困難與阻力,作為主導者的教育部門與中小學校,應當積極探索嘗試,切不可“知難而退”。近年來,一些試點省份已積累了成功經驗。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自2011年起就針對高二年級文科及理科學生分別設計了研學旅行路線和課程內容。理科學生課程地點在成都,主題為科學考察與志愿服務;文科學生課程地點在福州、紹興、杭州、烏鎮,主題為探訪江南自然與人文風情。2017年開始,該套課程覆蓋高二年級全體學生,受到老師、學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該學校相關負責人坦言,為確保課程成功實施,學校投入了大量教學資源,年級任課教師廣泛參與其中。同時也得益于資源單位的大力支持。
“中小學校開展研學旅行,不僅要統籌協調校內資源,還要根據自身需求,發揮好校外可利用資源的作用。”曾經當過多年中學教師的北京大潮研學國旅董事長張信建議,各中小學校成立研學旅行教研室,統一協調學校各個部門和各類資源,專門負責全校研學旅行整體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研學旅行工作管理制度,并對一些具體事務出臺可操作性的措施。
加強統籌協調
形成社會合力
研學旅行,表面上看只是學校組織的校外學習活動,實則涉及公安、財務、交通運輸、旅游等多個部門。“如果各部門之間協調不暢,保障機制不完善,僅靠學校‘孤軍奮戰’,加上有的家長不理解、不支持,中小學全面開展研學旅行只能停留在文件上。”張信說。
在觀看蠶寶寶活動中,家長教孩子如何仔細觀察。
中國經濟網記者佘穎攝
仔細查閱《意見》全文,研學旅行課程設計、基地建設、組織管理、經費籌措、安全保障等各個方面都有明確部署。盧立濤指出,要形成多方參與的合力,關鍵是抓好政策落實。研學旅行作為推動我國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抓手,學校、各相關部門,乃至社會各界都應當積極參與進來,承擔起責任。
《意見》指出,學校可以委托有資質、信譽好的企業或機構開展研學旅行。旅行社在交通、食宿等方面有資源優勢,學校與其合作能夠提高研學旅行效率。但目前研學旅行市場準入門檻低、魚龍混雜,專家提醒,學校選擇旅行社時,一定要謹慎。同時,專家也呼吁國家制定研學旅行市場行業準入標準,進行規范管理。
研學行業的調整轉型
在《意見》提出各中小學要結合當地實際,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并且要求把中小學組織學生參加研學旅行的情況和成效,作為學校綜合考評體系的重要內容。內業人士認為主要有四大方面急需跟進:
旅行期望在升級
教育功能細節鑲嵌
安全性能是剛需
配套服務需跟上
不少業內人士都把這份意見稱為天上掉餡餅,砸火了一個至少有1億中小學生的研學旅行市場。世紀明德董事長、青青部落創始人王學輝就是其中之一。“很難估計研學旅行的市場潛力到底有多大。游學、研學、營地教育、社會綜合實踐無法準確定義,我傾向于按照領軍企業的市場集中度來倒推行業規模。”王學輝算過,在國際游學領域,龍頭新東方國際游學年銷售額約為四五億元,按照龍頭企業市場份額占1%至3%的規律,倒推國際游學市場約為二三百億元。國內游學龍頭是世紀明德,年銷售額也是4億元,因此國內游學市場規模也是二三百億元,加起來就是400億元至600億元。
11部委意見是行業爆發的外因,根本原因是家長對研學旅行的需求。“現在的家長都是‘80后’‘90后’,他們的教育觀念在改變,心態更加開放,愿意通過考試、課堂之外的形式來豐富孩子的成長經歷。”對旅游,家長也不再滿足于看山看水看景點,而是希望孩子能夠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結合起來,在行程中收獲更多。
研學的意義所在
▌青少年需要參加親近社會與自然的實踐活動
青少年成長的過程是社會化的過程,該過程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體驗性,二是群體性,兩者缺一不可。
所謂體驗性是說,青少年是在體驗中長大的,他們需要親身參加許多親近社會與自然的實踐活動,父母和老師不能代替學生的成長,就無法代替學生自己的體驗。
所謂群體性是說,青少年完成社會化離不開群體性交往,再好的父母和老師都無法代替伙伴的作用。良好的研學旅行活動充分體現了體驗性和群體性,因而受到特別的歡迎。
▌研學旅行有助于學生動手動腦、發現問題、研究問題
研學旅行作為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可以有效承載以下六個方面的教育:
道德養成教育。研學旅行是中小學生有組織的集體性、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活動,是對中小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生活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有效載體,可以幫助中小學生學會生存生活,學會做人做事,促進中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社會教育。組織中小學生走進社會、融入社會,有助于中小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感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明確社會進步的方向,培育中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國情教育。組織中小學生走出校門,走進鄉村、走進社區、走進工廠、走進科研院所,可以幫助中小學生了解國情,了解改革開放以來祖國取得的偉大進步,引導中小學生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培育中小學生的國情意識。
愛國主義教育。走進祖國名山大川,走進革命圣地,走進改革開放現場,引導中小學生感受祖國大好河山,領略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體驗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能夠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引發中小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中小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組織中小學生走進我國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當代文化“現場”,走進歷史“現場”,能夠引導中小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內心激發中小學生對民族文化由衷的崇敬之心、敬畏之情、踐行之志。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實踐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養成,創新精神只有在創新活動中才能培育。研學旅行有助于學生動手動腦、發現問題、研究問題,進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研學旅行”出發之前,做足功課
首先,學生自身必須檢索自身的觀念和能力儲備的狀況,沒有前奏的知識,是難以很快進入“研學旅行”的學習狀態;
二是教學中關注關鍵事件可以將“研學旅行”活動做得很精彩、有藝術感并能夠增加學生的新觀念;
三是教師的“臨場智慧”,教師嫻熟的技術和高度的智慧,能夠讓學生總是處在“旅行”、“研學”的熱愛和分享狀態,內在的學習動機得到了充分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