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縣福臨鎮打破花期束縛,研學游、紅色教育等持續火熱
油菜花后,為何福臨流量仍在線 長沙縣福臨鎮打破花期束縛,研學游、紅色教育等持續火熱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 通訊員 劉思源 上個周末,來自全國各地的10余個旅行團先后來到長沙縣福臨鎮,參觀陳樹湘故居,走忠誠之路。另一邊,白馬湖生態研學營地、影珠山4A級景區,前來研學、參加夏令營的游客絡繹不絕。 提及福臨鎮,首先想到的便是今年春季爆火的油菜花海,這讓當地大賺了一波流量。只不過,該鎮文旅市場并沒有“困在春天里”,研學游、夏令營、紅色教育等持續火熱,打破花期有限的束縛。近日,記者來到福臨鎮,探訪其可供借鑒的經驗。 串珠成鏈 讓半小時游變一日游 沿著忠誠之路體悟“絕對忠誠”,在綠草茵茵的白馬湖生態研學營地感受自然之美,攀登影珠山極目遠眺瀟湘勝景……福臨鎮不大,但一趟旅程下來收獲不小。 “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將福臨的半小時旅游延長到了一日。”福臨鎮黨委書記陸宇說,之前游客來到福臨鎮,參觀陳樹湘文化廣場、陳樹湘故居之后便離開了,游玩時間僅半小時左右,流量短暫,且未能化為留量。 福臨鎮并不缺資源,關鍵是如何用資源留住游客的心。 “關鍵在于設計,將景點‘串珠成鏈’,讓游客來了有看、有玩、有吃且不重樣。”陸宇說,福臨鎮花了整整兩年時間“修煉內功”:整合轄區內影珠山4A級景區、陳樹湘故里旅游區、白馬湖濕地等資源;完善影珠山景區道路等基礎設施;結合和美鄉村建設,打造白馬湖濕地農文旅融合研學游示范片、陳樹湘故里旅游區等。 以福臨鎮白馬湖研學基地為例,其占地23萬平方米,配套建設了白馬驛站、白馬書院、大本營等場地,具備同時接待1000至1500人的研學團隊的能力,并結合本地的紅色教育、非遺文化、農耕體驗等內容開發了46堂特色研學課程,形成了吃、住、學、游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研學體系。 今年4月,福臨鎮白馬湖生態研學營地投入運營,短短3個月內,先后接待30余批1萬余人的學生研學團隊,紅色教育8000余人,營收突破100萬元,帶動文旅消費營收300萬元。 提前謀劃 油菜花爆火并非偶然 今年3月,成規模的油菜花在福臨鎮率先盛開,引流無數。“我們早在去年10月就開始策劃了。”陸宇告訴記者,今年油菜花的爆火并非偶然。 原來,2023年下半年,福臨鎮就提前策劃今年的油菜花海事宜,與當地種糧大戶彭曉文商量,稻收之后,農閑時節,種下耐冬寒、花期長的油菜花。同時,協助沒有種油菜花經驗的彭曉文去外地學習,并邀請長沙縣農業特派員多次現場指導。 除了選擇早熟、花期長的品種,福臨鎮還提前邀約攝影專家現場指導,精心設置地形,讓游客更好出片;與網友積極互動,主打“聽勸”式旅游:體驗設施少,就開發花海小火車、漢服租賃等項目,游玩人數多,就延長服務時間…… 客流量上來了,鎮上居民也干勁十足,黨員志愿者全天候為游客提供志愿服務,不少居民將自家門前空地讓給游客停車,接納游客吃農家飯,提高游客旅游體驗感。 據統計,整個3月,福臨鎮接待游客人數達到40萬,單日最大客流量突破3萬。 “要打破花期束縛,保持互聯網熱度,提前謀劃、精心策劃很關鍵。”陸宇說,他們已在多個方面積極策劃,計劃每個季度、每個節點都有節目、有亮點,助推文旅產業快速發展。 研學賦能 創造更多“文旅+”的可能 眼下,暑期研學游和夏令營“黃金期”已來臨。在研學中,孩子們了解到福臨鎮以前是養豬大鎮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疑惑,“為什么不養豬了呢?養豬那么賺錢。” 在綠水青山小館里,隨著導師的講解和多媒體演示,孩子們找到了答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隨后的研學項目中孩子們又開展了水質檢測、水質凈化、制作生態缸等項目,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有了更加具象化的理解。 “從養豬到文旅,既是福臨鎮的發展歷史,也是我們的研學課程內容之一。”村集體公司福臨盟農文旅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參照不同學齡段學生特點,充分挖掘本土紅色文化,持續開展全產業鏈研學課程開發,形成了紅色教育、生態和自然教育、文化傳承與保護、農業農耕創新學習、戶外拓展訓練五大課程體系,贏得了市場青睞。 同時,福臨盟還招募專家擔任顧問,發展鎮域內非遺傳承人、優秀教師、導游講解員20余人擔任研學導師,壯大課程開發、研學指導師等專業力量。強化與旅行社、研學機構開展深度合作,多方面多渠道吸引客流量。 “從市場反響來看,秋季研學人數我們預計將會突破2萬人。”陸宇充滿信心地說,福臨鎮將積極通過研學賦能“文旅+”,打造農文旅發展品牌,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
責任編輯:中國紅色旅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