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廣西桂林市疊彩區紅色旅游景點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廣西桂林市疊彩區紅色旅游景點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位于桂林市疊彩區中山北路14號,是一幢面積800多平方米的中式兩層木樓房建筑。這是一幢具有桂北民居建筑風格的樓房,氣質篤厚安靜,本是房東黃曠達先生賣酒的鋪面。“醩坊”,就是土法制酒的作坊,即釀酒的地方。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9月,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推動下,在全民族的抗日浪潮中,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戰線正式形成。 1938年10月,隨著廣州、武漢等城市的相繼淪陷,抗戰已轉入相持階段。當時的桂林不僅是廣西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而且是聯絡西南、華南、華中、華東的交通樞紐。 為適應抗戰形勢的需要,必須建立一個采購和輸送軍用物資,傳遞和溝通情報信息,同時負責統戰和交通工作的辦事機構。在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的組織領導下,l938年11月下旬,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駐桂林辦事處,即八路軍桂林辦事處正式成立,李克農任辦事處處長。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位于廣西桂林市中山北路。這是一幢具有桂北民族建筑風格的兩層磚木樓房,原來是老房東黃曠達賣酒的鋪面,叫“萬祥醩坊”。 八路軍桂林辦事處是在第二次國共合作后我黨在國統區建立的公開合法機關。但由于國民黨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政策,辦事處建立不久,就基本上處于地下工作的復雜環境。辦事處租用黃曠達的酒鋪“萬祥醩坊”,就是考慮到形勢的變化,以便起到掩護作用。 辦事處對外是八路軍在廣西的公開辦事機構,對內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一個秘密派出機關,設機要科、電臺室、交通運輸科等工作部門。 辦事處在桂林城北的路莫村還租用民房,作為軍需物資轉運站、倉庫、接待過往人員的招待所和抗日救亡工作室,并增設了機要電臺。 1938年12月至l939年5月,周恩來曾3次來到桂林,主要是做桂系的統戰工作,同時會見進步文化團體和民主人士,并指導辦事處的工作。 葉劍英也多次到過辦事處,并利用各種場合開展統戰工作。李克農經常登門拜訪廣西的高層人士,協調與各方面的關系。 在周恩來、葉劍英、李克農等人的積極努力下,辦事處與桂系地方實力派、國民黨民主人士建立了較好的合作關系,營造了一個曾一度相對寬松的環境,大批愛國進步文化人士來到桂林,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文化救亡運動。桂林成為當時蜚聲中外的抗戰文化名城。 辦事處舊址陳列著周恩來用過的鋼筆。1939年2月16日晚,忙碌了一天的周恩來又趕到路莫村,向辦事處的同志們和在桂林的黨組織傳達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當周恩來看到辦事處的同志們為了支援前線抗戰,節衣縮食,就連做會議記錄的曹瑛用的都是鉛筆時,就將這支當時很名貴的派克鋼筆送給了他。 辦事處轉運站設在路莫村。送往前方的人員、物資大都通過這里轉運。 上海淪陷后,國內溝通海外的運輸線,只有經越南進入廣西這條通道。而桂林既可通貴州、重慶直至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又可達湖南、江西直至新四軍總部蘇北。為解決八路軍、新四軍軍需物資緊缺的困難,李克農組織運輸人員,從越南海防等地啟程,冒著日軍飛機的轟炸,沖破國民黨的無理阻撓,搶運軍用物資。 1939年5月,在周恩來的指揮下,李克農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軍需物資的長途搶運行動。 在辦事處籌集的抗戰物資中,愛國華僑的捐贈占很大部分。不少華僑還親自參加運輸。 在辦事處建立的兩年時間里,共輸送汽油、汽車、毛毯、被服、電訊器材和藥品等軍需物資達100多車次,運送抗戰人員l000多人次,有力地支援了前線的抗戰。 辦事處作為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秘密派出機關,還肩負著聯絡新四軍軍部和湘、贛、粵、桂、香港以及海外等地黨組織的任務。辦事處通過各種途徑,向各地黨組織傳達黨中央及南方局的重要指示,并將各地黨組織的工作情況向黨中央及南方局匯報。同時,還幫助江西、廣東韶關和梅縣、海南瓊崖縱隊等建立了秘密電臺以加強聯系。 1941年1月,蔣介石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第二次國共合作遭到嚴重破壞。八路軍桂林辦事處于l941年1月20日被迫撤銷,李克農奉命率工作人員沖破國民黨的重重阻撓,勝利回到延安。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辦事處舊址的保護工作,舊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7年成立紀念館,并新建了歷史文物輔助陳列廳,共收藏革命文物1000多件。1995年12月,經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是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責任編輯:中國紅色旅游網
我來說兩句
已有0評論 點擊全部查看